Yi-Chen120 reviews10 followersFollowFollowMay 31, 2021其實一開始我還蠻抗拒看這本書,因為我一直不是特別喜歡很勵志、或是嘗試要鼓勵人做什麼的書。然而,對於經常性「過度努力」而身心俱疲的我,這樣的書名和簡介,還是激起我的好奇心。最後,也發現這本書一點都不勵志,反而是很平實地去發掘那些潛藏在「過度努力」之下的創傷。書中藉由八個諮商個案來描述在不同情境下「過度努力」的人們。看書時,會發現這真是台灣人家庭教育集體失敗的縮影(一二十年前的家庭教育),那些尖銳的評論、權威式的「有條件的愛」、把批評當做「為你好」的典範,似乎都不是太特別的案例。許多台灣人就在這樣一方面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一方面希望修補裂痕或爭取愛的童年裡,慢慢長成「過度努力」的大人。「沒有用」的科系、職業、興趣、甚至人,都彷彿瘟疫一般,在社會與家庭中受盡奚落。人們努力想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照顧別人,才能爭取被重視、被愛;然而,深受其苦的人,卻也繼續用這樣的方式,苛刻地要求他人。甚至,回頭看疫情蔓延的這幾天,我都有種「是不是整個台灣社會也都有『過度努力』的症狀?」許多人,每當需要碰觸那些想要「做自己」、「為自己做選擇」時,心裡會有恐懼與羞愧感,覺得自己是「自私的」、是「不為人著想的」、是「不夠好的」,甚至害怕這樣的自己就會「不再被愛」、甚至「被討厭」,所以更加「過度努力」地希望可以被接受與換取和諧共處。人們常說「你值得被愛」。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我們不需要去做什麼事情來讓自己「值得」被愛!並不是我們努力不懈,就有「資格」被愛,對於愛我們的人,我們不需要去「努力證明」什麼,就能夠擁有無條件的愛。我們不需要成為「很有用」、很能夠把事情都兼顧好的伴侶、兒女、父母,來得到愛。每個人的故事背景都不一樣。但如果你也是自我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對自己很嚴厲、總是希望把身邊的人照顧好的那種人,對於「做自己」總覺得好像是「自私的」、「有羞愧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夠格」在這裡有個位置的人,或許你也是「過度努力」的一員。
Tina292 reviews14 followersFollowFollowDecember 21, 2022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理解到过度努力不只是局限于 workaholism, 很多时候过度的自我要求反而会带来无法做任何事的「废」或者靠吃吃吃买买买来消除愧疚感的「瘾」。不过觉得这种虚构的患者故事类的书可能不要有那么明确的主旨比较好,类似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那种,更多的叙事或许可以让读者可以与故事里的人产生更深的链接,不会一直跳出来用上帝视角分析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故事动人的程度也似乎因为这样打了折扣。
LaiYi150 reviews9 followersFollowFollowMay 25, 2021很喜歡作者這種敍述故事的手法, 吸引~伴隨著事主一同走過咨商的路, 一起悲傷, 一起成長~這書不同《情感勒索》, 不會引導你該怎樣做, 而是透過作為第三身觀眾, 心疼主角的同時, 喚起安撫自己的需要。來~一起好好肯定自己的努力吧~你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毋庸置疑!!ebooks inspirational
Mike3 reviewsFollowFollowApril 22, 2024一本非常療癒的書籍,書中的內容也有很多自身經驗的投射,看完之後心裡踏實平靜,也有滿滿的反思與回饋,希望自己可以更勇敢也多愛自己一點。
Jeanhung Hung20 reviews2 followersFollowFollowJanuary 5, 2024跟「也許你該找人談談」類似的寫作手法,把跟個案的對話整理後寫的書。很多人過度努力都有自己的原因。怕被拋棄,或因為各種誤會衝突,都有可能成為對某件事情過度努力的推手。要為了自己的理想目標而努力,但如果覺得不對勁了,可以停下來檢視一下不對勁的幕後推手是什麼This entire review has been hidden because of spoilers.